张荣军 丁然
学习是巩固政党之基、兴盛国家之要。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与时俱进的历史自觉,提升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党的领导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方向指引、思想基础和力量支撑;践行群众路线回应了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人民关切;制度构建为学习型政党建设筑牢了长效学习机制;科学的理论武装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擘画了正确的前进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与学习型政党建设紧密相连。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思想基础和力量支撑。党的领导是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根本保证,党的政治领导为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指明方向;党的思想领导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凝聚人民共识;党的组织领导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必然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建成建好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长期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挥党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完善体制机制的关键作用,确保学习型政党建设方向明确、机制完善、科学有效。与此同时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增强了党的领导力量。因此,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从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认识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和百年党史的经验总结,是学习型政党建设中的方向指引、思想基础和力量支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其次,要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生特质,是党强化自身的历史主动,对于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通过自我革命在学习中消除侵蚀党的各种顽疾,持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
立足群众路线,回应人民关切。党的百年历史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历史,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同党的群众路线是统一的,立足群众路线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回应了人民关切。一方面,群众路线诠释了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必须依靠自身的持续性长久性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解决问题的本领与能力,要在发展的实践中与时代偕行,努力学习时代发展所需的本领与知识,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之所需。另一方面,群众路线为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供实践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要在“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取向上践行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价值旨归。学习型政党建设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并一以贯之。
推进制度建设,筑牢强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完善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学习制度体系,并紧紧围绕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为主题开展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在全党兴起了学习之风。学习型政党意味着需要以规范化和常态化来规制学习,制度建设为学习型政党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首先,要重视制度化学习机制建设,以“助学”增强学习的效果。通过做好学习的部署和安排,有制度地对学习时间、效果、方法、质量进行强化,形成长期有效的学习机制。其次要制定监督和激励机制,以“督学”保障学习制度有效落实。从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战略任务出发来建设监督和激励机制,避免在形式上轰轰烈烈,内容上平平淡淡。最后要构筑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等学习机构的主阵地作用,带领党员干部学懂、学深、学精理论,不断拓展理论知识深度与广度,真正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学习平台,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党员的学习教育中,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理论的兴趣和效果。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执政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因此,要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转变、模式转变、理念转变,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经验总结和价值理念,以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要明确我们党的中心任务,聚焦学习重点,不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解决推进伟大事业中遇到的困境。要洞察改革发展、人民需求、国际变局、党的建设之中的痛点、难点、要点,切中要害,对当前的问题进行系统周密的分析,准确把握客观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坚持求真务实的调查研究,拒绝“走马观花”和“脱离实际”。只有在实事求是中发现、分析问题,才能找到破解问题的方式和路径,提升推进工作、提高水平的实效。
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面对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学习型政党所开展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引导广大党员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要树立坚持学习、积极学习、巩固学习、知行统一的学风,端正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要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变“传达者”为“实干者”;坚持问题为导向,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将理论内容变为指导实践的现实力量。要坚持理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学习内容。要向书本和历史学习,但学习书本不是“本本主义”,而是回到原著,从序、跋、附录、注释中学习经典,并将所学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领悟真理的伟力、筑牢信仰之基、汲取奋进力量,进而指导实践。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A036〕阶段性成果)
一审:王琳
二审:叶力
三审: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