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数字贵州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多彩贵州网  >  贵州理论网  >  学“讲话”言之有你

做足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

2023-05-10 11:38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姚天香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立足省情,念好农业“山字经”,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上做足文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协同推动资源向农村加速集聚,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生态友好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道路,为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做好“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坚决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持续提升粮油生产、储备、加工能力,扎实做好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2022年,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260万亩,粮食单产增幅1.8%、位居全国第五,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183.1万亩、总产量1114.6万吨,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牢牢端稳了手中“饭碗”,也给“中国饭碗”备好更多优质粮。当前,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持续提高粮食储备保障能力。建设完善稳定安全的收储供应体系,优化粮食储备品种结构,提升储备保障效能。把肉、蛋、奶、菜等“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建立农产品保供稳价常态化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补齐农业科技服务短板。2022年,我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辣椒、刺梨、蓝莓等种植面积保持全国第一,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4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当前,要加大力度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品牌强农,大力实施现代农产品标准化,推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合作对接,带动“黔货出山”。进一步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立足县域布局原料基地和加工企业,推动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融合农文旅,培育休闲、旅游、养生、文化、教育等新业态类型。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等为载体,突出联农带农机制创新。聚焦山地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加强山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度推进补短板、强弱项。

  坚决守住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我省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常态化开展“3+1”保障“回头看”,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减少190万,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当前,要加强对潜在的返贫致贫风险进行系统性、前瞻性判断,进一步完善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强化脱贫户增收分类指导帮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等拓宽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渠道,盘活激活低效、闲置资产资源促进财产性收入增加,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塑造乡村特色风貌。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022年,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30户以上自然村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分别达80%和60%以上。“村BA”成为群众文化新亮点,文明乡风不断焕发新气象。当前,要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扎实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持续加大针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治理,结合本地民族特色资源创新开展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喻丹

作者:姚天香 编辑:叶力

相关阅读

全面深改围绕六大领域立柱架梁夯制度 深刻改变中国    2016-12-29
全面深改三年:渐入佳境 次第开花    2016-12-29
【深读深改】架梁立柱夯制度 改革进入施工高峰期    2016-12-29
【2016年商务工作年终综述之一】深化流通供给侧改革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016-12-19

网站简介广告刊例联系方式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20010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212006001

营业执照:5200000000295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